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这样描述的:“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它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因此,人们常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在初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二氧化碳能够用于熄灭所有的火吗?在特殊情况下,它能否助燃?”为此,笔者决定设计一个二氧化碳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助燃的实验,从而用直观的实验现象来解决学生的疑问。
一、研究思路
二、项目相关的科学原理
三、相关实验研究述评
四、改进实验装置制作
五、实验过程与结论
六、实验的创新点
第一,通过实验直观地向初中生展示了活泼金属镁能够在二氧化碳里继续燃烧,说明了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够用二氧化碳熄灭。
第二,将镁条剪细,是为了降低燃烧的剧烈程度;将镁条弯曲是为了形成较大间隔,使燃烧的火力无法波及上部的镁条,使燃烧速度变慢,方便操作和观察,提高实验成功率。
第三,镁条在封闭的二氧化碳集气瓶里燃烧,实验现象更加明显,结果更准确,结论更有说服力。
第四,玻璃管和小气球具有调节作用,可避免开始反应时气体受热膨胀产生的危险,解决了反应结束后气压降低导致橡胶塞不易取出的难题。
第五,装置一次做成,可以长期反复使用。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97.
[2] 谢新民.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实验成功技巧[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Z1):59.
潘国荣1 刘芬2 李文勇1 1贵州省雷山县第三中学 2贵州省雷山县民族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