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电解质的相关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性问题,在解决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曲线问题时,对于曲线的整体变化趋势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此,利用数字化实验定量测定常见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将微观粒子变化转化为宏观图像辨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知识,培养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实验内容
三、结语
与以往实验相比,利用数字化实验传感器采集数据,可在计算机上自动生成电导率数据和相应的变化曲线,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以及改变电解质溶液时电导率的变化趋势。将微观的离子浓度变化及离子的迁移速率通过宏观的图像表征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形成“宏观、微观、图像三重表征”的化学科学思维方式,为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优化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实验探究及培养合作交流等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地[1]。
参考文献
[1] 张震伟,柏倩,朱贻纯.数字化综合理科实验室:理科实验教学改革的利器[J].现代教学,2005(11):32-33.
赵丽霞 甘肃省岷县第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