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总435期 总433期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智能可视化教学环境的设计与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6-11-13 17:26:00
  [导读]在智慧教育的兴起,可视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越来越深入的背景下,以双主模式为基础,根据“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设计智能教学环境的功能结构。以课堂环境系统构成为切入点,设计了VISUAL可视化教学环境模型,并结合国内外智能教室的经典案例,展现当前对智能教学环境设计的探索热潮。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发布,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引发了人才培养策略和教学形式的转变。新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技术的应用要求传统形态的教学环境改变,可视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通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环境的改变提供了可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学环境的发展主要经历多媒体和网络化两个阶段。多媒体阶段以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投影仪、实物展台、VCD、音响等)为主要的电子化教学硬件。网络化阶段以教室接入校园网,并能便捷的访问互联网,调用网络教学资源,并组织教学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网络化阶段大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的空间,实现了教学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

  随着“智慧”一词的兴起,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在教育领域,具有智能管理、智慧应用、可视化等特征的智能教学环境成为新的建设热点。新一代智能教学环境将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模式的教学主阵地[1]。

  1 设计理念和原则

  2 功能设计

  3 模型设计

  4 建设案例

  5 总结

  从对智能教学环境的功能需求、设计模型以及相关案例可以看出,未来教学环境的设计是多样的,各自有特点,智能教学环境仅是其中一种。有的设计侧重与智能控制,有的侧重与空间设计,有的侧重于集成化管理,但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均为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主体角色。无论是可视化技术、物联网技术还是其他信息技术,都是一种手段,都是为了让师生从技术中脱离出来,更专注于教学与学习,同时也是一种新的高效管理方式。随着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这必将会改变课堂的结构,改变教学形式,最终会形成一个面向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所需的和谐的智能教学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3-28.

  [2] 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2(6):3-10.

  [3] 黄荣怀,胡永斌,杨俊锋,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27.

  [4] 陈卫东,叶新东,张际平.智能教室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J].远程教育杂志,2011(4):39-45.

  [5] 熊建辉.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科学教师专业标准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46-50.

蒋达央 姚琪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