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
1.1 国家主导职业教育
作为联邦制国家,德国的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是由联邦形式的政治体制决定的。根据德国基本法,各州享有包括教育在内的文化主权,所以各州政府有权自行确定教育机构的形式并拥有相应的立法权。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均由州政府管理,各级各类学校包括职业类学校属于州一级的国家设施,但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有主导权。
1.2 普遍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
德国学生中学毕业后出于各种原因决定不上大学的,通常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在双元制的模式下接受培训。
在学习期间,学生每周在相关企业培训3到4天,学习与其职业教育相关的实际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另外1~2天,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科目。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为学生提供培训,并适当支付学生的工资。
德国高级职业教育机构有三种类型:双元制职业学校、全日制职业学校、为进入大学进行准备学习的高中(职业高中)。
德国教育政策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最理想的支持与资助,并接受合格的、与个人兴趣相符合的教育培养,即人人有机会在其一生中接受个人、职业或政治方面的教育。
尽管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州在教育事务上拥有自主权,但德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相当统一和高度监管的职业教育体系,并根据行业和职业的不同,制订了许多不同的培训方案,包括实际培训部分的全日制学校方案。
1.3 严格的课程考核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共同监管和资助,与德国工业部门密切协调。雇主和工会在决策、制订课程和能力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生的培训课程通常以政府或行业协会(如地区商会或手工业商会)负责管理的统一考试来结束学习过程。
1.4 多种权威的职业资格证书
各职业学校的课程可能因学校所在州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最终毕业考试在全国各地统一进行,考核通过后学生将获得国家审查或国家承认的职业证书,所有证书都是全德国公认的官方证书。2015年,德国官方承认的职业资格有木匠、工业电工、税务专家、牙科技师、电影和视频编辑、产品设计师等350多个。
在德国,除了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广泛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外,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体的应用技术类大学也吸收借鉴了双元制教育模式的许多做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将应用技术类大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应用技术类大学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成功经验被推广到世界各国。
2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3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4 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5 结语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在此基础上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不断改革与探索,终将会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李俊.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兼谈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借鉴[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6):1-9.
[2] 杨辉.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J].黑河学院学报,2016(6):42-43.
[3] 庞世俊,柳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模式[J].职教论坛,2016(25):11-16.
[4] 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81096.htm.
[5] 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6/t20200623_467784.html.
[6] 王世新.中国高校的数字化转型之路[J].中国教育网络,2021(4):21-22.
赵春利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