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图书馆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图书馆建设  
全民阅读视域下高校教师阅读现状调查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1-10-22 16:42:22
  [导读]以吉林市某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结合访谈的方式,从阅读态度、阅读目的、阅读资源、阅读内容、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规划、影响阅读的因素以及对图书馆开展阅读引导服务的态度几方面进行调查,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向教师开展阅读引导服务的相应对策。

  当前,阅读已经成为世界潮流,美国将“阅读优先”作为国家教育政策主轴,英国要打造一个“读书人”的国度,法国大力推行“读书沙龙”[1],我国提出“全民阅读,打造书香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学校是读书人聚集的重要场所,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了大量面向学生的阅读推广服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未向教师提供阅读引导服务。作为传递文化知识的教师,其阅读情况如何?需要图书馆提供怎样的阅读引导服务?关于这方面可供查阅的文献、报道很少,且几乎都集中在小学教师这个群体,高校教师鲜有提及。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结合访谈形式,了解高校教师目前的阅读现状,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引导服务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2 调查结果

  3 调查分析

  4 建议对策

  阅读是教师从业的基础,专业成长需要阅读,教育素养、文化底蕴、精神品位、气质提升都离不开读书的熏陶滋润,教师的阅读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因此,需要高度关注教师的阅读。高校图书馆作为藏书之所、校园文化引领的阵地,要转变长期以来主要满足教师教研文献需求的服务理念,要关心教师阅读,诚心诚意地支持教师阅读,为教师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首先,加强阅读引导的宣传。教师主要是自我阅读,对于读些什么书、书的营养价值如何、如何读、效果怎样等问题多不去考虑,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和消遣,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图书馆在开展阅读引导服务时,要做好前期文案宣传,让教师了解专业阅读引导服务能使其得到更好的价值引领,获得更高的营养能量,从而激发教师参与阅读引导服务活动的兴趣。

  其次,争取学校层面的支持。图书馆在学校地位较低,影响力有限,教师对图书馆阅读引导服务本身兴趣不高,因此需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可由工会和图书馆联合举办各种阅读引导活动,如开展教师阅读沙龙、阅读交友、阅读共鸣活动,以群体阅读影响个人阅读。工会也可采取一些激励奖励政策,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再次,搭建阅读引导的平台。由于教师工作繁忙,阅读多快餐式、碎片化,到馆阅读很少,因此可以借助被广泛使用的微信平台,在线推荐馆藏纸质图书和网络免费电子图书,方式可以是整本书内容简介结合精彩片段赏析,可以是有声阅读,在优美轻缓音乐中听书,可以是书影同读,推荐书的同时推荐同名影片或同主题影片观赏,还可以收集网络上免费美文进行推荐赏读。通过网络平台推介阅读,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不必腾出专门时间读书,解决了阅读时间问题,同时也可以节省教师购买图书的费用。图书馆利用微信平台长期提供阅读引导服务,为教师打造阅读氛围,教师在跟读中无形之间也形成了阅读习惯。

  最后,重点开展舒缓教师身心健康的阅读引导服务。教师忙于工作、生活琐事,常年处于高压状态,很多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他们日常阅读以专业书为主,而放松身心的书无暇顾及。因此,图书馆在开展阅读引导服务的同时可以开展阅读疗法推介活动,推介一些舒缓减压的图书或素材,使教师在阅读中得到放松,在放松中提升文气。

  参考文献

  [1] 傅淞巍.全民阅读任重而道远[N].东方烟草报,2014-04-03(8).

  [2] 央视新闻.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纸质书4.65本[N].浙江法制报,2020-04-21(11).

尹桂平 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