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实验室建设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实验室建设  
火星逆行仪的创新设计与研发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1-9-28 11:55:47
  [导读]行星“逆行”是一种特别的天文现象,也是天文科普场馆应有的展览内容,但一直缺乏直观的展项设备,是展览展示的一大难题。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设计研发了一款火星逆行仪,使行星“逆行”这一复杂的天文现象得以直观展现、易看易懂。

  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并多次提到要利用博物馆、科技馆等基础设施,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而展览是博物馆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样的政策下,对博物馆、科技馆而言,就是要打造普惠创新的展览展项,对展览内容和展项设备进行创新研发。

  行星的“逆行”现象为“日心说”提供了有力证据,是天文科普场馆应有的展览内容。同时,它还是中学自然和物理类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教材中一般只针对“逆行”的原因做简单解释,配图也不够清楚,使学生对此类天文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目前市场上及各大科普场馆并没有展示此现象的展项设备,因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设计研发了火星逆行仪,并取得专利,以期更好地利用设备仪器展现天文现象,普及天文知识,传播科学文化。本文将从研发背景、理论基础、机械原理、安装应用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研发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三、机械原理

  四、安装应用

  五、结语

  本文针对行星“逆行”这种特殊的天文现象,设计制作了火星逆行仪,并应用到天文科普场馆的实际展示中,丰富了展览内容,提升了科普教育效果,更好发挥了服务大众、科普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宋媛媛.今天你“水逆”了吗?—行星逆行大揭秘[J].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20(9):4-9.

  [2] 郭红锋.一起学做行星逆行模型[J].军事文摘,2016(16):52-55.

  [3] 陈显盈,邵成武.为什么行星会出现逆行现象[J].物理教师,2013(5):57-58.

  [4] 唐泉.中国古代对行星视运动规律的认识[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6):68-73.

  [5] 邢继德.行星逆行机理图示新探[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4(2):100-103.

万米洋 刘玉宾 北京天文馆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