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焊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安全和经济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国家制造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的许多关键制造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制造强国,必须加快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速度,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技术和高端制造水平的竞争力,培养大批适应新的制造领域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而作为高等工程教育重要承载之一的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简称清华iCenter),其数字化焊钣综合制造实践教学平台无疑对学生更好地掌握成形制造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一个教学体系完善、实践项目丰富、实践设备先进、具有多层次高素质教学队伍和科学信息化管理的数字化焊钣综合制造实践教学平台,是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的重要举措[1]。
1 平台建设原则
2 平台资源建设
3 课程建设
4 结语
数字化焊钣综合制造实践教学平台以丰富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为基础,创建了“集工程训练、工程文化素质训练、跨院系专业课实验、基础课选修为一体,以模块化训练、项目导引案例实践为基本特征,服务各教学单元及院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随着训练中心探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工程实践教育,还将创建“面上普及、重点提高和综合创新”的分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数字化焊钣综合制造实践教学平台在国内高校将率先探索使工程实践成为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交叉与融合的重要结合点。平台面向全校多个院系,开设实验、实习课程,通过系列实践课程,服务校内、北京市和全国的各类创新赛事和创新实践活动,将成为清华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 郑艺,付铁,马树奇,等.高校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1):6-10,14.
[2] 高党寻,姚启明,杨建新,等.弧焊机器人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规划[J].焊接技术,2020,49(8):79-82.
[3] 杨清林,杨冶明,周博.校级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J].中国冶金教育,2013(4):39-41.
周冰科 高党寻 徐江波 彭世广 姚启明 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