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年版)中分别用装二氧化硫(SO2)气体的试管、盛水的水槽,探究二氧化硫的溶解性、漂白性和水溶液的酸碱性,以及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一、课堂实验教学发现的问题
二、SO2溶解性及SO2水溶液性质探究实验整合改进方法
三、引导学生延伸思考
四、将SO2物理性质与H2SO3化学性质探究实验进行整合改进的优点
1.操作简单 直观易观察
实验使用小矿泉水瓶收集物质,打开瓶盖,闻气味、加入约30 mL水迅速拧上瓶盖,振荡,水瓶变瘪,有“咔咔”声,可避免SO2溶解性实验在水下操作导致远处学生观察难的问题。
2.实验分组化 微量化 环保化
通过整合,利用溶解所得的SO2水溶液,以及井穴板、针管或滴管等,可实现+4价含硫物质性质探究实验的分组化、微量化、环保化,可操作性强。不用二次制备SO2再进行+4价硫与+6价、0价的转化实验。
3.拓展探究酸雨液相成因
利用SO2水溶液,可开展酸雨形成过程的预测与实验验证。
4.渗透证据推理素养
此种实验方法有利于学生体验价、类二维进行性质预测→试剂选择→方案设计与评价→实验实施→实验证据获取→形成认知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知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思维模型与证据推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必修第二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王锦涛,范印彬.饮料瓶在化学实验中的利用[J].化学教学,2013(12):46-47.
刘军辉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乐东黄流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