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尤其重要[1]。以学生为本,构建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实验室开放共享,充分利用实验室有限资源,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2-3]。从现状看,目前体育类实验室开放共享的整体性不高,缺乏有效开放共享,运行机制需进一步的完善,很多地方普通高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需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一步探索实验室的开放共享[4]。
1 实验室开放共享的现状
2 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必要性
3 实验室开放共享模式的探索
4 实验室开放共享的保障性措施
5 结语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向,推动体育类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建设,以实验室的开放共享促进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及综合办学水平提高。以学生为本,充分利用实验室有限资源,使其成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
和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最有力的保障。湖北省部分地方院校体育类实验室在开放共享的建设道路上已经起步,还需不断地完善、实践与创新,探索出更适应地方院校实验室发展的开放共享模式。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N].2015.
[2] 张晨,邱国锋,何优选.地方院校实验室开放机制探索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1):145-146.
[3] 周鸿雁,郭玉凤,刘霞.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资源共享共享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4-6.
[4] 刘兴华,王芳艳.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室开放模式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9-12.
[5] 何叶.新建本科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改革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99-202.
[6] 丁筱玲,赵立新.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搭建创新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3):70-72.
[7] 段立军.资源共享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4-407.
[8] 蔡建光,周亮,李忆湘.基于“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11):41-45.
[9] 郭丽丽,任彩玲.滁州学院体育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09(6):74-75.
[10] 殷红,王春来,杨冰.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新思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7-9.
[11] 李香华,史湘平,周亮.运动人体科学模块化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23(1):20-24.
[12] 周亮,唐晖,姚绩伟,等.大学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新思路—“三性”实验室的构建[J].实验室术与管理,2008,25(2):160-163.
[13] 刘宗豪.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模式与支撑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265-26.
[14] 韩更生.对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7):88-89.
[15] 尹立苹.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实验室开放共享[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5):229-231.
[16] 陈小鸿,赵玉茹,娄军,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4):238-241.
[17] 冯建跃.高校科研机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专题研究与制度选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
王平霞 朱小云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