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多种智能化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多种大型实验设备的模拟再现,设计出传统实验的实验流程及场景,使教师和学生在虚拟场景中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各类实验,实现传统实验同样甚至更高的要求,在高校的教学实验过程中做到以“虚”代“实”,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是将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学科专业理论相结合的成果[1]。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依托采矿类专业基础原理,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改善了以往实验室的诸多不足,推动了矿业学科的发展[2]。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现状,总结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综采放顶煤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思路,并提出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高校虚拟仿真平台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建议。
1 我国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现状
2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思路
3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后续建设相关建议
4 结语
采矿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本专业的实验内容和操作方法基础上,引入计算机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使之成为矿业高校日常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我国矿业高校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还应继续发挥采矿领域教学的特色,建立并健全矿业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升实验的可操作性,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实验平台的研发、建设、教学和管理队伍当中,进一步创建矿业高校的虚拟仿真教学联盟,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学生实验实践能力,丰富采矿专业知识,推动实现多专业、多角度、高度智能共享的采矿学科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全方位的发展,切实落实虚拟实验平台教学教育体制改革,以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带动高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明珠,汪小宝.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推动教学变革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32):162-164.
[2] 顾晓薇,王青,杨天鸿,等.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0):141-143.
[3] 杨敏,汪云甲,余接情,等.矿山测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创新与探索[J].矿山测量,2016,44(4):98-102,115.
[4] 杨胜利,杨杰.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采矿模型实验平台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1):253-258.
[5] 王义锋.我国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及采煤方法的选择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23(1):50,52.
[6] 张敏,刘俊波.对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10-13.
[7] 郭润兰,康艳萍,杨东亚,等.机械原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J].实验平台研究与探索,2017,36(6):108-110.
[8] 胡今鸿,李鸿飞,黄涛.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探究[J].实验平台研究与探索,2015,34(2):140-144,201.
[9] 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31.
[10] 雷冬,朱飞鹏,殷德顺,武清玺.力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2):95-96,100.
薛黎明 张艺 王豪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