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活动与探究建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明确提出了“活动”的一些具体形式[1],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做出选择,其中实践活动是化学课程内容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学校由于课时紧几乎都不做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践活动,如此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如果把实践活动当开放性、探究性实验去做,往往能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化学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探究,首先学校实验室、图书馆要实现开放。实验室提供药品、仪器供学生自由选择,图书馆可供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开展实验探究提供保障。教师要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教学资源在科学探究中得到有效使用。让学生多经历和体验,使其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操作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于提高学生认知的实验探究活动
三、结语
探究教学不是给学生限定结果,也不是简单举例,而是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内涵,从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方式,改变初中化学知识教学的现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形成开放性的学习环境[4]。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内涵是给学生创造一种回归生活、陶冶心灵、注重体验的学习环境[5]。探究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可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加深其对化学的理解。但若资源选择和使用不当,尽管课堂反响热烈,却也可能达不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甚至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
[2] 杜威.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4.
[3] 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51.
[4] 王军翔.追求饱含学科意义的中学化学教学[J].陕西: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7):1-2.
[5] 顾明远.国家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3.
马喜军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党岘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