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通信原理及射频微波电路设计等专业课程中,低噪放、功放、变频器、调制解调及微带电路分析方法[1-5],其理论基础均来自这门课程。目前大部分学生偏爱信号处理算法研发、嵌入式系统软件甚至纯软件类的应用开发,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的能力比较缺乏,这与通信行业中的硬件人才需求相矛盾。因此,通信电子线路在学生能力培养方式方面必须寻找新的支撑点。一方面,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该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上的发掘,例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而该课程从理论学习到实际电路制作上的难度均较大,要真正理解、掌握这门课程并形成一定的实践能力,实验教学环节非常重要[6-8]。
常规实验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限定了学习内容、时间和地点,学生主要熟悉仪器使用、电路原理及调试过程,通过波形来检测实验结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9-10]。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提高,缺乏主动性,投入程度不足,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较乏力,如图1所示。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式的通信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方式。实验教学过程中采取全面开放的形式,强调动手做电路,在动手过程中通过电路的设计、制作和调试吸引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用电路引导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
1 改革基础及难点分析
2 项目选题实例
3 通信电子线路项目式实验教学流程
4 改革特色
5 结语
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以学生团队为单位进行学习,以实际的通信电子线路工程项目为主线,通过电路系统设计和制作引导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实践表明,项目式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新模式下对创新创业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要求[16]。
参考文献
[1] 张荣芬,房利,邓朝勇,等.《现代通信原理》创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7):254-255.
[2] 张兰,李晓蓉,江爱萍.射频电路实践教学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50-152.
[3] 袁家德,许志猛.“射频电路与天线”课程教学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6(16):68-69.
[4] 杨宇红,袁焱,田砾,等.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的通信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4):186-188.
[5] 戴伏生.软件无线电的通信系统实验平台研制(1):硬件资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8,37(1):98-103.
[6] 张肃文.高频电子线路[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 郭林.高频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15(4):61-64.
[8] 朱昌平,郭铁铮,刘银恩,等.如何使学生学好通信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09-112.
[9] 陈凌霄,任为正,高惠平.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方式之关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6-8.
[10] 安宁.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及优化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196-199.
[11] 邓洪波,梁志明,高学,等.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滚动式项目合作开发”[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235-238.
[12] 吴有林,董泽芳.智能电子标签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6(15):135-136.
[13] 邹孝,刘美容,马天雨.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探索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 46-47.
[14] 陆静霞,李林,邹春富.基于仿真软件的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优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50-54,59.
[15] 朱高中.基于Multisim仿真软件在高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106-108,140.
[16] 何自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创新驱动发展[J].理论与现代化,2017(6):17-18.
梁志明 邓洪波 李斌 秦慧平 李磊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