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是保障实验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它具有导向、育人和保护的功能,能够培养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其安全行为。目前,高校多注重从实验室规章制度的约束及实验室硬件设施的改善方面加强安全管理,缺乏从意识形态及安全理念的引导方面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本文从实验人员安全价值观培养方面入手,分析探讨高校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设。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
2 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的现状
3 提升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设的策略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已是促进高校改革和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培养具有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的高素质实验人员的迫切要求。实验室安全精神文化建设能实现实验人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价值观转变。只有建设好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才能为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陆夏苇.理工科高校安全文化评价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7.
[2] 陈如兵.浅析安全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6):1-4.
[3] 张振南,叶筱琴,孙哲,等.构建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促进平安实验室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3):25-28.
[4] 黎林,钦明皖,舒坚,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创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3(2):150-153.
[5] 彭华松,谢亚萍,刘闯,等.基于安全文化建设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335-338,342.
高昊宇 秦少勇 白慧 西安理工大学实验室管理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