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工程专业认证在国内高校的不断开展[1-4],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简称装控专业)也在2017年顺利通过专业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保证学生在毕业时能满足行业对本专业认定标准。基于此,需要对装控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师资队伍等进行修订。其中对于课程体系中的每门课程均需完成毕业要求相关指标点,以此对标毕业要求[5]。根据装控专业2018年最新修订版毕业要求,流态化工程课程作为专业基础类选修课需要满足毕业指标点中基础知识、工程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的掌握[6-7]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8-10]。
针对上述能力培养要求,流态化工程课程围绕基础知识传授、解决问题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3个方面开展教学。但目前流态化工程课程以常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部分学生对工程问题的认识较抽象,学习主动性下降,学习效果较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展相关实践教学。
因此,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的搭建,可以为流态化工程课程提供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同时,循环流化床冷模实验装置设计成多功能和灵活性平台,还可为创新实践项目和产学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实验平台。
1 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设计开发
2 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应用
3 结语
设计了一套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包括有机玻璃主体、供风系统、除尘系统以及测量系统构成。该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具有多功能性和灵活性,可用于本科生的基础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也可为产学研项目的开展提供前期研究平台等。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是通过流态化基本理论实验的开展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二是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开展产学研项目,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科研能力。循环流化床大型冷模实验装置的搭建对本科生的相关实验教学和创新实践活动,以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多边互认[N].中国教育报,2016-06-03.
[2] 范朝阳.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思路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0):194-197.
[3] 谢小银,刘冠辰,陈丽,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留学生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9):41-43.
[4] 王世盛,高志刚,郭修晗,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4):81-84.
[5]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6] 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4):38-47.
[7] 窦东阳,王艳飞,何敏,等.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旋转机械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实验系统研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61-63.
[8] 王启立,周长春,吴祝武.工程教育背景下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6(2):45-48.
[9] 王淑静,郝建民,柳洪洁.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J].实验科学,2010,13(2) : 1-2.
[10] 张晓,昝加禄,李爱冬,等.创新理念深化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82-84.
[11] 孙治谦,金有海,王建军,等.旋风分离室内冷模实验装置的开发及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90-93.
[12] 王芬芬,鄂承林,赵爱红,等.提升管中颗粒局部流率和速度的改进的光纤测量方法[J].化工学报,2016,67(8):3109-3221
[13] 胡志,闫洪,艾凡荣,等.基于“卓越计划”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5):205-208.
[14] Zhang Yuchun,Wang Zhenbo, Jin Youhai, et al. CF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of residence time distribution in short-contact cyclone reactors[J]. Advanced Powder Technology,2015,26(4):1134-1142.
[15] Liyun Zhu, Anjun Li, Zhenbo Wang. Analysis of particle trajectories in a quick-contactcyclone reactor using discrete phase model[J].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53(6):928-939.
[16] 张爽,黄家才.“产教学研用”五结合,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梯队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2):211-213.
[17] 钟茜,任玉锋,周立彪,等.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4):193-196.
朱丽云 王振波 孙治谦 李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