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教育科技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教育科技  
跨媒介环境下的名著阅读
来源: 时间:2020-12-30 13:10:51
  [导读]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凭借各种媒介,可聚合思维和思想,进行判断、选择、整合与重构,建构新的阅读知识结构。阅读资源与阅读环境的融合,形成了协同建构式的阅读途径,促成了学习共同体,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形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指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获取信息、呈现与表达,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形成独立的判断,不断深化思想,逐渐养成较为专业的阅读素养。

  跨媒介的形式悄然超越了原有学习方式的局限,学生凭借各种媒介阅读,可聚合思维和思想,进行判断、选择、整合与重构,建构新的知识结构。阅读资源与阅读过程的融合,不仅形成了协同建构式的阅读途径,也将内容与学习环境融合,实现真正的思维创新,为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形态。

  一、运用媒介聚焦兴趣

  二、跨媒介整合资源

  三、跨媒介促成学习共同体

  跨媒介阅读,有可能面对的是无数零散的、分割的资源,要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有价值的有机整体,需要教师带动学生在交互媒体情境中共享资源,探索研究,分析取舍,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实现自主建构。

  在人物点评的互动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对范爱农先生存在主观上的不感兴趣,也存在客观上的难以读透。于是教师在媒介平台让学生针对《范爱农》提出自己的困惑,82%的学生提到的都是“爱农之死”,并呈现出一个问题链:他到底是被淹死的,还是一心求死的?若是后者,他为什么选择自杀?怎样的社会把知识分子的理想毁灭了呢?可见“爱农之死”别有深意,值得探寻。

  学生借助媒介平台整合大量信息,展开讨论。且论辩得有理有据。有的学生以周作人的《哀范君》为依据:范爱农与民兴报馆的人往城外看月,应该是浪漫的心情,必不是自杀;爱农尸体在菱荡中找到,是蹲踞而非真的直立,可能是水草缠绕。有的学生以范爱农女儿的话为依据:她曾说父亲水性极好,并认为父亲是被人推下水的,是他杀。争论很是激烈,但文学阅读并不是侦探推理,需要追问的关键问题是:鲁迅写《范爱农》的意图何在?

  继而学生主动搜索,在阅读交互中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在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学生锻炼了筛选辨别、独立判断信息的能力。最终得出判断的依据如下。论据一:范爱农给鲁迅的信中有“如此世界,实何生为,盖吾辈生成傲骨,未能随波逐流,惟死而已,端无生理”,范爱农的生存本相清晰可见,这是一个“孤独者”主动的“孤独”。论据二:《范爱农》原文有“爱农先生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这是被动的“孤独者”,被社会洪流所孤立、所遗弃。论据三:鲁迅写出《范爱农》第二天就被赶出了厦门大学,鲁迅的为人性情、遭遇与角色颇有相似之处,此时此刻是感同身受的。可见鲁迅是为那个“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的时代悲哀。论据四:《范爱农》原文有“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由此可得出鲁迅的意图是表达范爱农有生存危机,更有在这个悲哀的时代下的理想危机。

  在跨媒介学习共同体的助力和多元观点的碰撞下,学生的认识逐渐结构化,分析与论证体现了观点判断和整合的思维过程,且逻辑清晰,最终实现了资源整合下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与跨媒介的结合,使学生为那些缄默的、隐性的阅读难点找到了破解的密码以及交流的途径。媒介提供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在拓展思维空间的同时,学生有可能抵达前所未有的阅读深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周作人.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

  [3] 周建人,周晔.鲁迅故家的败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姚咏梅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