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是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投入日益增加,实验设施与时俱进,但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却在各高校时有发生[1],例如,2018年12月,北京某高校发生实验室粉尘云爆炸事故,导致3名研究生不幸遇难。
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2]。教育部特别重视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工作,于2019年1月1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文件中特别指出:“加强对教学实验室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监管是确保师生安全的必然要求[2]。”
机械类专业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实验室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所以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1]。201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颁布《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基地环境建设要求(T/CMES 00101-2017)》,规定了机械类专业相关的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在安全、节能、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设备及计量器具管理、场地环境、装备体现现代工程技术等方面应达到的要求。标准中特别提到安全性评价,指出应识别并登记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存在的各类危险源;应针对各类危险源制订主要防范措施,定期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隐患消除后方可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工作[3]。
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流程中,先针对实验教学的各要素进行危险源辨识,再做风险分析和评价,有的放矢地考虑并执行控制风险的措施,行之有效地减少事故发生[1]。所以,危险源辨识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首要环节。
1 危险源的定义与辨识方法
2 机械类专业各实验室危险源举例
3 机械类专业实验室危险源风险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应实事求是、准确客观。同时,它是个持续、动态的过程,需要全体实验教学相关人员主动积极地参与[11]。
安全管理工作是实验室教学科研活动的重中之重,应统一思想、攻坚克难,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普及化的全员安全教育、完善的安全设施环境构建牢固的实验室安全屏障,努力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实践育人环境[9]。
参考文献
[1] 王文通,王琪斐,蔡中魁.论理工类高校实验室危险源辨识及定性风险评价[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6):84-85.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Z1):49-54.
[3] 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教学基地环境建设要求[EB/OL].[2020-01-13]. https://wenku.baidu.com/view/e6881e9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9.html.
[4] 刘丽葵,贺丽苹,王小梅.高校实验室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46-348.
[5] 关于危险源,你知多少?[J].大众标准化,2015(2):29-31.
[6] 樊凤玲.钢铁厂检化验室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防护设计[J].物理测试,2017,35(5):56-58.
[7] 阮野,苏金龙,刘杰,等.浅析焊接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与管理[J].焊接技术,2019,48(1):90-92.
[8] 宫兆合,刘心悦,艾淑平.加强实验室危险源管控减少实验室事故风险[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3):210-211.
[9] 李辉,黄宇辉,李治伟,等.安全发展理念下医药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21):36-38.
[10] 谢冰冰.加强实验室化学药品安全管理的探讨[J].生物化工,2018,4(1):74-76.
[11] 彭梓华,黄永峰.低压电气实验室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J].中国检验检测,2018,26(1):64-66.
刘兰 何丽红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