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文化意识的培养目标是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因此,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一线英语教师的关注。
针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途径及策略,很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培养文化意识的实践途径包括挖掘语篇文化元素,深化学生文化认知;拓宽文化教育渠道,丰富文化教育资源。有学者提出:应通过情境,让学生感知文化;通过活动,让学生将文化内化。还有学者建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补充中华民族文化内容,作为课堂教学与教材的组成部分和附加部分。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疫情)的影响,笔者所在的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因为缺失了真实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思维碰撞和课下的交流讨论、答疑,而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方面受限。为了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笔者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和实践,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实践
二、结语
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下,通过完成课前、课中、课后的各种任务,非常直观地理解、体验、感知了不同文化,拓展了国际视野;通过了解、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提升了对于祖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通过探索、体验、实践,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具有正确价值取向的认知、行为和品格。
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思考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融合问题,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更多文化知识;立足教材,充分挖掘语篇背后的文化内涵及价值;依托课堂,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化内涵,对比中外文化异同;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马玉玺,李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标准教学活动建议指导手册(初中英语)[M].海口:海南教育出版社,2017.
[4] 吴晓威,李岳华.初中生英语学科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以人教版英语教科书Go for it!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1):50-52.
[5] 张巍.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J].课程教育研究,2018(6):59-60.
[6] 赵文娟.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品格的几点做法[J].英语学习,2017(6):9-10.
[7] 高启荣.疫情防控期间高职院校线上教学策略探析:以商务英语专业线上教学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11):71-75.
[8] 康玉龙.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24.
上官阁平,本科,一级教师。山西省晋城市中原街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