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期刊导读
高教 普教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总407期 总405期
 装备时空 更多>>
北京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六届六次理事会暨六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召开
 编务说明 更多>>
 期刊导读  
高中物理Pad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应用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20-10-14 11:15:04
  [导读]通过教学实践探索,将高中物理与Pad课堂教学高效衔接,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自主性,提升教学实效性,并积极探索后台数据评估群体和个体的课堂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指导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发展。云课堂基于云平台,是一种可移动、互动性的新型课堂。它设有备课中心、授课中心、测评中心、题库中心、内容中心、教学分析中心、云空间、学习终端等,可完整覆盖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全流程。借助云课堂,教师端Pad与学生端Pad双向互动,可实现随堂测验、实时反馈、屏幕投影、屏幕广播、思维导图、分组研讨、资源推送等多种教学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使用Pad教学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它与原有多媒体系统相比更加灵活,可以将多种课堂活动融于一体,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Pad教学模式又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1],主要包括三个过程:课堂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交流。它既有原有教学的讲授功能,也能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讨论课堂,还凸显出自主学习的特点[2]。Pad教学模式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可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充分体现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3]。Pad作为信息化教学媒介,其整合教学资源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与互联网、教学资源库的链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调取需要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学生也可以通过Pad调取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参考资料,从而在加深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不断扩大知识面。特别是在问题导向的学习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Pad提供的丰富参考资料为小组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学生在课堂上顺利完成小组任务成为可能。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Pad应用于课堂也会像其他技术手段一样,存在“何时用”和“怎么用”的问题[4],本文旨在探究发挥Pad技术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作用,打造新时代新型课堂。

一、高中物理课堂Pad教学应用概述
二、高中物理课堂Pad教学实例分析
三、基于Pad教学后台数据的量化评估与反思


及时、精准的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借助Pad的大数据分析(如图4所示),教师可以第一时间完成教学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及时发现对自己学习效果不满意的学生以及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点,更好地改进教学。Pad的大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系列基础数据,如考勤、每个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学生名单,从而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基于量化的后台数据,教师能及时反思教学,找到问题所在,提升教学质量。
 
仍以《人造卫星 宇宙航行》一课为例。
学生用Pad拍照上传“探究同步卫星轨道高度”的任务结果,完成率是59%,这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推导不完善,没有使用GM = gR2这个代换式来表达M,故删除提交,待修改完,却发现任务时间已到。此环节是本节课需要落实的基础内容,Pad的后台数据显示,在提交的学生中,仅1人做错,教师可以判断学生已基本掌握处理方法,但细节落实还需要加强。
投票选择最优的同步卫星发射场的数据显示,90%的学生都选对了,仅有4人选择有误,课后可以询问学生选错是由于地理知识欠缺,还是没掌握同步卫星的物理特点,以便课下辅导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Pad数据显示,学生在画图设计变轨方案环节全部提交方案,画出正确示意图的14人,分布在6个小组。由此得出结论:教学设计安排有效地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46.7%的学生能设计出合理的方案,且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小组。同时,教师也反思如果将教学设计调整,如多给一些时间,或在此环节进行小组讨论,或许方案就可以在小组内优化、统一,就会使更多学生收获成就感。
“讨论任务”环节的开放性问题,本意是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散思维,但后台数据显示,只有34%的学生提交。除了时间因素以外,也表明学生还是习惯“教师问,我回答”的模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继续坚持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可喜的是,数据反映出学生的开放性问题研究方向涉及速度、周期、加速度、势能等多方面,非常全面;此外,也发现未提交的学生大都积极评价其他提交结果,有提出疑问的、有求解释的、有批判的,这也正是教学所期待的充分讨论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 姚堃.高中物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7.
[3] 矫洪楠.“平板电脑+”中学物理“导学—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6.
[4] 沈红.移动教学环境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杨昆 孟颖 李蕊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