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但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孵育创新性成果的阵地,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担负着促进农业高水平发展的神圣使命,研究如何使其健康高效运行,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引领的职能[1],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 影响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
2 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健康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3 结语
我国农业院校科研实验室必须抓住时机,从加强实验室专业顶层规划设计、凝聚科研创新团队合力、突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三个方面切实促进科研实验室健康高效运行,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段从宇,沈毅,李增华.文化引领:大学职能的时代溢出与应然回归[J].现代教育管理,2012(3):20-24.
[2] 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328-330.
[3] 张原,李鑫,杜兴号.高校实验室文化的内涵及建设途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19.
[4] 于冰筠,曾春贤.树立品牌意识 强化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0):238-241.
[5]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9.
[6] 李赫,宫鹏涛,李建华,等.导师+研究生+本科生实践创新团队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5):234-236.
[7] 宋佰芬,崔玉东,佟春玉,等.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与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19):114-115.
[8] 王耀明,刘冬.高等院校物质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浅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5):562-565.
[9] 罗道全.谈高校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J].继续教育研究,2000,21(3):60-62.
[10] 孟昭霞.关于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1):30-32.
[11] 王盛,白鸽,罗赟星,等.导师在医科院所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高教学刊,2016(16):213-214.
[12] 王耀先,赵晓军,曹可生.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示例[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2(6):218-219.
[13] 王敬志.突出文化育人功能 推进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407-409.
[14] 张春艳.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学周刊,2016(13):223-224.
[15] 陆紫生.海外一流院所的现代实验室规划和建设经验对我国“双一流”大学实验室建设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3):1-5.
[16] 刘印房.地方高校科研团队合力发挥机制的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0):147-150.
[17] 孙丽萍.我国农业科研创新能力与团队建设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18] 郭艳,尚超,马玉继,等.科研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59-60.
[19] 杨春勇,马楠.加强新时期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6):1-3.
[20] 黄雯.科研团队模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7(22):128-130.
[21] 李如男.中美高校研究生“Seminar”的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7.
[22] 范东先.建绿色实验室,促学院和谐发展[J].科技信息,2007(2):116.
[23] 徐烜峰,王能东,吕明泉,等.化学实验室废物处理的意识调研和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284-288.
[24] 艾德生,黄开胜,马文川,等.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8-12.
郭启芳 谷淑波 毕建杰 1.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