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蜡烛燃烧的生成物
1.教材实验及存在的问题
在按照人教版教材《化学(九年级上册)》的实验方法检验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时,由于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自然下沉,加之烧杯受热后温度高,烧杯口较宽,气体产物容易逸散,聚集量太少,从而很难使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1)仪器及药品
集气瓶、燃烧匙、胶塞、小蜡烛(约2 cm高)、火柴、澄清石灰水。
(2)组装说明
胶塞穿孔后插入燃烧匙,将小蜡烛牢牢粘在燃烧匙上(如图2所示)。
(3)实验操作过程
①在集气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②点燃蜡烛后,将带胶塞的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
③待蜡烛熄灭后,轻轻振荡集气瓶,明显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
图2 改进后的实验图
二、探究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的成分
三、实验优点与创新
四、结语
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的改进与创新。通过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不但使实验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培明,齐俊林.蜡烛燃烧实验的创新设计[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2):36-37.
[2]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王有明1 2高有河 3孟万龙
1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2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1甘肃省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