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浙江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指导意见》(浙教办技〔2009〕95号)、《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指导意见》(浙江省教育厅2015年3月)等文件要求,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规模要与所覆盖的中小学生数相适应,满足义务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学生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活动要求。为了探索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如何支撑新一轮课改的要求,浙江省教育厅向教育部推荐我市为推进区域性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试点城市。
到2015年底,温州市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已建成21个;建成素质拓展、文化娱乐教育类等11个市级项目类教研组,协同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共同构建区域教研联盟的协同机制;创建市级示范功能室25个;年接待学生数达50余万人次。
目前,温州市三分之一街镇(或学区)已建成一个互补性强、品牌特色鲜明、地方文化浓郁的校内外学生实践基地(场所),各县(市、区)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已初步形成了“1+X+Y”布局与运行机制。如温州市把“1”放在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把温州市科技馆、温州市博物馆、景山动物园、景山植物园等作为X基地,同时还整合温州市第三中学“学与做”场馆、温州市第四中学航模基地、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塘河生物园、温州市第二实验中学生态农业园等“Y”基地,通过组合,形成一系列的课程套餐,供市直学校学生选择。现将推进试点工作主要做法与教育装备同仁进行分享。
一、顶层设计:全面规划试点工作
二、政府重视:形成市县联动机制
三、优化队伍:建立协同教研机制
四、科研引领:助推基地内涵发展
五、开发课程:形成区域品牌特色
六、结束语
通过3年的试点,温州市将成为全省首个校外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学校)镇(乡)域全覆盖的设区市,形成有鲜明温州地方特色,符合基地教育特点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各项政策保障措施全面落实到位,全市建成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布局完善的校内外学生实践基地网络,满足义务教育阶段三、四年级学生每学年不少于5天,五至九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0天的活动要求,实现公益化、特色化、生态化、多元化发展,达到建设规模全省领先、办学效益全国一流,呈现政府主导、社会支持、条块结合、分层布局、高效管理、机制健全的校外教育新格局。
陈建淼 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