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12月19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委教工委、东城区教委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组织召开北京市东城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推进会暨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协同发展共同体成立大会。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舒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巡视员葛巨众、北京市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上海市闵行区、湖南省长沙市、河北省雄安新区、北京市房山区、浙江省嘉兴市、河北省廊坊市、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德州市相关领导,专家智库代表、技术联盟成员单位、东城区教委机关各科室科长、东城区教育系统各单位校长、主任,以及崇礼、阿尔山、当雄三个地区的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共600余人参加。
共同体由北京市东城区联合上海市闵行区、湖南省长沙市、河北雄安新区4个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共同发起,北京市房山区、浙江省嘉兴市、河北省廊坊市、山东省淄博市、山东省德州市等5个区域作为成员参加,旨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以高质量完成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目标为核心,汇聚各方优势,取长补短促进区域间智慧教育建设共享、协同、高效健康发展。
 大会现场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舒华就如何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促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从三个方面进行交流。
 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舒华处长讲话
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做了题为《做新时代教育强国的先行者》的主旨报告,详细介绍了东城智慧教育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规划。
 东城教委周玉玲主任做报告
会上,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5家技术联盟企业代表共同发布了技术联盟公约,表态互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企业优势形成聚合之势,共享智慧教育发展新成果,全力推进智慧教育示范区各项建设。
 技术联盟企业代表共同发布技术联盟公约
在强化整体设计方面,东城区教委提出了“1+7+N”智慧教育建设总体框架,即:1个核心——东城教育“数据大脑”,作为东城现代教育治理、智慧决策和应急处置的指挥中枢;7项工程——基础环境建设工程、教与学变革创新工程、教育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评价与测评工程、未来学习空间建设工程、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工程、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程;N所未来学校——建设5~10所“未来学校”,探索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校园中的融合应用,引领区域的智慧教育发展。
 “1+7+N”智慧教育建设总体框架
会上,东城区委教工委书记刘藻宣布东城区青少年信息素养学院正式颁牌成立。
 东城区青少年信息素养学院授牌仪式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编辑苗渲明参会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