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6日,2019年第四届全国合作学习专题研讨会在山东淄博成功召开。来自上海、重庆、山东和台湾等15个省市的600多位合作学习研究者、校长和老师,围绕“智慧环境下的课堂合作文化”的主题,分享合作学习的实践心得,深入探讨了合作学习实践的创新方向。
 图:课堂展示现场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习者的参与,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提供学生主动思考与讨论的机会,让教学不再局限于老师的直接教导。每位小组成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帮助同组的成员学习。如今,合作学习已经融入现代课堂。台北教育大学自2012年开始规划“活化教学--分组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方案”,回顾这7年的指导学校实践合作学习经历,工作难点在哪里?信息技术又如何体现在合作学习中?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台北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台湾分组合作学习协同主持人黄永和教授及锐捷网络智慧教室事业部总经理蒙亮。
尝试行动改变,观念随之改变
在指导学校实践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点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让老师接受合作学习的理念,另一个是如何在教学中融入合作学习。两个难点有一个共性,最重要的是如何让老师动起来,让老师愿意去练习。
有人说想法很重要,观念改变,行动才会改变,但是颠倒过来想,行动改变,观念就会改变。其实老师和学生一样,都在学习。作为推广者,就要想办法教会老师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学。这些年的实践发现,通过逐步渐进的方式,先让老师从简单的合作学习方法介入,看到合作学习确实对教学有帮助,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实实在在的作用。慢慢地改变老师的一些想法,让老师觉得这样的改变是不错的,原来自己也可以做得到。这是让老师开始愿意去推广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这个过程是蛮辛苦的。
 图:课堂展示现场
依据教学风格,循序渐进推广
老师即使有了采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意愿,但是每个人总是带着自己的一些习惯,每位老师也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把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全盘推给老师,现实效果和理想效果之间的差距会比较大。所以就要多听取老师的想法,激发老师的创新活力,先在老师的教学方法中加入一些合作学习的元素,做一些调整,对老师就不会造成太大的困难。然后再结合每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循序渐进地推广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案。
另外,在推广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志同道合的团队也很重要。同时,行政方面也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一起来推动项目进展。
 图:课堂展示现场
信息科技助力合作学习
在老师讲课、学生自学、专家组研讨、组内互教及学习检测的各个教学环节,都有智慧课堂的支撑。例如,研讨会的示范课上,老师通过计时器把控小组活动各环节的时间,随机挑选小组做成果汇报,并以拍照的方式在班内展示小组成果、在计分板中给予小组即时激励。在检测环节,学生通过反馈器答题,老师更方便地掌握学情,这样的教学展示得到了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充分认可。
围绕小组合作学习的全流程,锐捷新推出了普教智慧课堂解决方案,以“爱课堂互动教学系统”为核心,配合学生反馈器,使得课堂上的师生反馈和评价变得更为快捷,也更为准确。并可以将课堂生成的互动数据完整地记录在课堂报告中,并作为学情分析的数据来源和积累,为学生的持续发展与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保障。
在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合作学习的课堂中。设想,可以设计一个面板,把各种教学策略做成卡片的形式,通过点击卡片,就会链接到不同的例程和步骤,老师可以参考这些例程和步骤,并将其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上。
 图:第四届合作学习研讨会
锐捷提供最贴合师生需要的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到来,AI技术也在尝试或正在引领着变革,锐捷作为教室解决方案这一基础层级的教育规划者,硬件、软件的解决方案都秉承一个理念: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更是一堂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贴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度地去运用一些创新的技术,让它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邀请专家、老师、学生一起探讨现实问题和构想,不一味地去谈技术有多么先进、有多炫、有多酷,而是在需要它的地方合适地运用新技术,去实实在在地解决用户的问题。
分组合作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讲述”的教学形态,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事实研究发现:学生越积极参与学习,学习成绩越好。实现智慧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转型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教学、教育管理者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教师在具体教学环节进行微观实践和微观突围。教学模式创新、智慧环境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步推进,是当前学校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锐捷坚持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教育教学,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