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聚焦·对话
高教 普教
总431期 总429期 总427期
总425期 总423期 总421期
总419期 总417期 总415期
总413期 总411期 总409期
 装备时空 更多>>
第33届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北京教育装备论坛胜利闭幕
 编务说明 更多>>
 聚焦·对话  
“信息技术+教育”中关于“+”的思考——杨剑英主任谈教育信息化演变之路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9-10-18 17:01:03

  信息技术几乎改变了所有的领域,但是在教育领域的辐射影响却很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息技术从业者经常会思考的问题。本刊记者就信息技术如何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请北京市昌平区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杨剑英以北京市昌平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例,分享了她有关“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一些思考。

 

  本刊:杨主任,您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进程却比较缓慢,这其中“+”承担何种作用?也请简要介绍一下昌平区的教育信息化历程。

  杨剑英:在分析“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中,要首先认识到学校是最基本的单位,想要把一项新技术在学校有效的落地实施,离不开四个层面的人员:领导、专家、教研员和企业。他们共同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从业者为应对信息技术变革,配合信息技术更好的在学校落地实施,明确了“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所承担的不同角色:(1)引导领导规划,充当参谋者;(2)配合专家,充当落地者;(3)辅助教研员教育教学,充当助推者;(4)帮助公司项目落地,充当转化者。因此,在我看来,信息化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是可以帮助人们打开思路、开阔视野的。

  我以昌平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为例进行梳理,这个历程既是昌平区的,也折射出北京市的教育信息化历程,很多学校的情况都与之类似。

  北京市2001年开始组建信息中心,各区县挂牌基本是在2002年左右。昌平区的教育信息化基本发展历程为:2001—2006年,建立北京市教育城域网,实现“校校通”的工程;2006—2011年,重在“两平台”的建设,构建学籍管理平台、资源平台;2011—2015年,进行数字化校园的探索,区域级平台的建设;2015年至今,开展智慧学校、智慧教学等。

 

  本刊:通过之前数字校园建设的探索,您有哪些可以分享的经验或者建议?

  杨剑英:学校是组成教育的最核心、最基本单位,它像一个教育系统中的细胞一样,所以我认为,必须要把学校的系统分析清楚,才能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

  学校的整个系统建设总体分为教育教学、德育管理、校务办公、总务后勤,这其中需要应用信息化技术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备课、选课、排课、考务、试卷、成绩分析、资源学习平台等。

  (2)德育管理:调查问卷、德育检查、学生档案、学生社团、学生考勤、体育赛事等。

  (3)校务办公:通知、周历、工资、校内新闻、通讯录等。

  (4)总务后勤:报修管理、订车管理、库房管理、固定资产、食堂管理等。

  北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从一开始组织建设数字校园,当时对数字校园的理解是将现实中的学校的业务全部线上化,形成一个真实的校园、一个数字的校园,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第一批数字校园试点经历了建设阶段:梳理业务流、流程图、UI、开发、上线;之后进入使用的阶段:培训、强制性、考核等。那么后来这些模块的使用度如何呢?我简要地分析一下:(1)订车、门禁、饭卡、报修等一系列模块。结果是消亡或者被第三方替代,将由非教育机构的服务方接手。(2)人财物行政业务模块。结果是将被上级垂直管理,将由局长一级或者教委主任管理。因此,建议这类跟教学没有直接关联的管理类平台,校级单位最好不要再上,因为存在数据融通方面的困难,难以解决。(3)教学、校本课程、德育评价等模块。凡是和教育教学息息相关的一定要在学校中落地实施,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己迭代为个性化的应用,那么这就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智慧校园的建设,我建议大家一定是本着从教学领域出发,尽可能地发展校本特色业务。

 

  本刊:杨主任,您从2002年全程参与了北京市教育领域信息化的各个发展历程,那么请您介绍一下数字校园演变之路下的“+”是如何演变的?

  杨剑英:我想从两个方面谈一下,一个是“+管理”如何演变,还有一个就是“+教学”如何演变。

  1.“+管理”的演变之路

  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纸质文件→进行录入→呈现为Excel表格→汇总→接入管理平台。但是如果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从一开始就从终端录入,最终在平台上查看汇总信息,可以简化流程,因此,就出现了新的管理类平台,一使用就产生数据,再分析数据就有了日常最需要的AI。

  这类管理性质的平台一般是行政牵头,成活率高,当然这也是因为“+管理”平台自身具备业务场景简单、涉及人群少、使用频度低的特点。管理办法采用问责制,责任落实到使用人身上。归结为:谁使用、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因为要保证网络安全,就一定追溯到源头,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如何管理以及维护都是摆在使用者面前的难题。

  2.“+教学”的演变之路

  重点是数字校园演变之路下的教学如何变革。教学质量是教育的核心,教育从不同的维度都有很多话题可以剖析。如从教学的维度(备课、预习、教学、考试、作业),从教师的维度(教研、培训、继续教育),从内容的维度(课件、习题、微课)等,都能介入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如果将以上的维度作为单选题的选项或者多选题的选项,让教师选择最需要的,那么任何一个地方的教师,无论他来自发达地区还是不发达地区,他们首选的还是资源。因为教师还没有认识到,课堂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与教学理念、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具的改革等有直接关系,教师认为最需要的是教育资源(教案、课件、慕课等),但是其实当我们还没有开始教育信息化建设时,已经进行了资源建设,经历了买的时期-超市模式-自建+奖励体系-北京数字学校-一师一优课等阶段。

 

  本刊:通过之前的资源建设,您认为建设一个好的资源库有哪些问题是要提前解决的?

  杨剑英:关于资源建设,我总结最后的结果不外乎有三种:一是,单纯做资源的平台死掉或成为僵尸;二是,与其他应用结合或为第三方提供服务;三是,散落在更多教师、新出现的资源厂商、教材教辅机构里。

  我认为,即便如此海量的资源都没有达到教师的需求,主要原因是:(1)难以满足符合所有教师需求的教学资源,因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还是一个性化过程;(2)搜索不够方便不够快捷,教师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业务场景与应用场景来回切换,费时费力;(3)资源产权保护度不够,存在对自我的资源保护意识很强,但是希望可以免费用其他人的资源的矛盾心理。因此,要靠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既保护资源的原创性,又解决共享的问题。

  因此,建设一个好用的资源库,有三个问题是一定要在建设之前就解决的:(1)谁来用,是教师还是学生?(2)怎么用,是课上用?还是课下用?(3)用什么,是辅助教?还是辅助学?也就是场景应用模式的类型一定要考虑清楚,否则最后失败却不知道原因何在。要问题评估完成后,再定建设的方式,否则花再多的力气,就资源库建设来谈资源建设,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通过长达20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得出了如上的结论。

 

  本刊:当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不断涌现,您是如何评价和看待当下的课堂教学现状的?

  杨剑英:课堂教学是一切研究的主阵地。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课前:智能备课,电子签到;课中:针对性教学,在线教学,深度互动,环境管理,实时记录,过程监控,个性化指导,开放资源;课后:智能批阅,智能分析。教学方法有很多,如直观演示法、探究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等,但是我认为,将各种教学方法抽离出来,最核心、最本质的就是讲-练-动。

  以学生为核心,站在学生的视角。首先,“讲”就是教师传递知识给学生,可以采用讨论、辩论、看视频等方式,学生是吸收者;其次,“练”是做实验、做作业等,学生是输出方;最后,“动”其实通过双方面对面或者线上的交互,形成互动,那么讲-练-动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有哪些改变呢?讲可以使授课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增大容量、提升效率,方便共享,利于传播。练和动则可以使课堂教学实现全员参与、激发活力,即时反馈、调整策略,以题带点、精准讲评。

  教学从一开始的粉笔黑板→多媒体(讲)→答题器(练)→平板(动)到数据(数据画像),这是一个完成的信息化或者数据的演变过程。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技术一定是改变了教师教育教学最核心的、提高了教学效率且真正有价值的。

  举一个例子,在练的过程中,随着Pad出现,答题器依旧被保留,这就证明它是对我们教学环境的“练”是很有价值的,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其他的对教学没有价值的就被时代抛弃了。再继续发展就有了数据画像。尽管摄像头可以抓取图像,但是它不能一一分析学生上课的专注力如何。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数据画像,从不同的维度提示教师在课堂上哪个知识点多讲多练、学生是什么类型的,那么这样才能真正回归教学,让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因此,人工智能是无法代替教师的,但是它可以让教师少做一些无谓的工作。通过个人认知地图(教师的课堂画像、学生的课堂画像)为师生推荐服务,例如,微课、在线辅导、学伴、综合素质报告、综合实践指导、兴趣发展指导等。

  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是:(1)多媒体基本全面普及,其他还在探索的不同阶段;(2)师生的信息素养普遍的提升;(3)每一种教学过程的演化过程缓慢。不可能期待今天刚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明天就像支付宝一样,使用率极高,因为人要改变一个行为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从多媒体到答题器再到平板,环境、资源、教师的能力都要进行整合,任何一项没达标就教育信息化就无法完成。例如,环境部署了,没有相对应的资源,教师就无法使用信息化平台。其实环境、资源是最容易实现的,而教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难的。教师远远没有为今天的工作做好准备,那么从理念到实践的转换过程,教师需要外围力量的帮助,既要有行政的奖励机制,还要有技术的支持,同时最核心的是要有教研团队的支撑,需要以学科为单位的研究性团队,共备、共听、共议。聚焦不同课型的融合点以及数据如何处理。

 

  本刊:信息技术驱动着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您觉得在应用层面还应注重哪些“+”的演变?怎样应对这些演变?

  杨剑英:我的体会是前期做得最多的是建设、管理和服务。因为想要利用人工智能,首先就要有大数据的支撑,大数据需要经过很多建模分析才能得出来,而现在最需要的数据已经不是一般教育机构就能提供的教学的量的统计,而是一线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为数据,那么这就需要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日常中将信息化平台利用起来,只有持续不断地用,才能产生数据,否则都是纸上谈兵。那么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思维——评估的思维。

  先要提供给教师一个平台,然后评估教师使用起来是否方便。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需求,二是有没有能力。因此,要把握住源头,我认为今后“+”最大的改变就是由建设、管理、服务层面转到了评价的层面,而且评价一定要以结果为导向、以绩效为导向、以数据为导向。也许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但我们必须不忘教育的初心。

  本刊:谢谢杨主任的精彩分享,您让我们悟透了一个道理,信息技术的演变发展,应始终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服务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

 

本刊记者:孔潇艺 李玥唯 孔祥宇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