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90%以上的煤炭产量来自于地下开采,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下煤岩体所处的力学环境与其主要的结构特征变得更为复杂,工人的工作环境差,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生命财产安全就得不到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严重制约着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由于地应力环境复杂,经常会导致如顶底板事故、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力学事故发生。以上事故的发生从本质而言都是煤岩变形破坏的结果,能够准确把握煤岩裂隙的物理性质,从而反映煤岩变形破坏的全过程,是煤炭安全开采领域中的基础性内容,同时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始终站在保护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前列,一直把保障国家煤炭生产安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长期致力于煤矿安全问题系统研究,为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断努力[1]。构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2]。高校的实验教学环节是检验和验证理论、设计和设想的手段,很多课程要通过实验的形式才能进行[3]。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是开展实验教学的硬件基础。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性能,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4]。一所高校在教学实验室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和使用方面的情况,直接影响其实践教学育人的效果。
当前,工业自动化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优良的技术装备。探索以先进仪器设备促进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服务实践教学育人,使高校工作重心从注重规模发展逐步转移到规模可持续发展,同时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新时期矿井施工与安全领域实践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 当前实验课教学现状
2 CT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3 CT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4 结语
立足于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具体环节,从实际问题出发,思考了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在工程实践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以先进仪器设备促进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教学育人之路。该实验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有效地解决普通高校实验教学内容少、课时有限等矛盾。构建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理论的创新,此过程需要长期持续的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徐春浩.聚焦国家安全生产需求勇攀科学技术创新高峰: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建设掠影[J].河南教育(高教),2016(3):22-23.
[2] 佟瑞鹏.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28(3):1-6.
[3] 阚哲,李凤实,王晓蕾,等.安全工程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煤矿安全,2018,49(3):229-231.
[4] 鲍艳,李鸿儒,张羽,等.“新工科”背景下以自制教仪服务于实验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9):239-242.
[5] 王登科,张平,姚邦华.数值实验在岩石力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9):48-50.
[6] 王登科,于充,左伟芹.《岩石力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19):37-38.
[7] 徐青云,宁掌玄,乔元栋,等.涉煤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5):85-87.
[8] 朱建云,裴晓东,何书建,等.安全工程专业研究式实验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5):172-176.
张平 王登科 曾凡超 1安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理工大学) 2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