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
刊号:CN11-4994/T(国内) ISSN1672-1438(国际)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首页 杂志简介 杂志目录 期刊封面 推荐阅读 顾问专家 投稿须知 投稿查询 订阅须知 广告业务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首页 >> 教育科技
高教 普教
总459期 总457期 总455期
总453期 总451期 总449期
总447期 总445期 总443期
总441期 总439期 总437期
 装备时空 更多>>
乡村建设齐聚力 大爱援疆智者行
 编务说明 更多>>
 教育科技  
大数据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融合研究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时间:2019-4-4 9:47:12
  [导读]大数据将成为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基于教学实践中课堂评价数据匮乏、内容泛化、主体单一等问题,提出借助大数据技术,以数据为抓手,巧用软件,丰富数据;聚类分析,聚焦问题;关联分析,创生文化;实施多元评价,以评促教,以评定学,以期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布伦乔尔森比喻说,大数据的影响,就像4个世纪之前人类发明的显微镜一样。显微镜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测量水平推进到了“细胞”的级别,而大数据将成为下一个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在教育领域中,这意味着教师可以跟踪和收集每一个学生的数据,借由大数据全面且个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大家都意识到评价对促进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遇到过信息技术课堂究竟该由谁来评价、什么时候评价以及怎样评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的困惑。笔者查阅了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以及课堂评价的相关资料,通过与老教师请教交流,不断总结听评课中的评价经验,并先后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记录、习题测试等多种方式,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全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笔者萌发了尝试借鉴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思想以完善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想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大数据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启示

  四、结语

  评价需要艺术,更需要技术。将大数据思想融合到课堂评价中,巧用软件,丰富数据,以数据为基础,注重分类与关联,实施多元评价,创建早期预警行为分析系统,发现、解决潜在问题,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而非逐渐厌倦的学习计划。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应该积极迎接这个新时代,利用大数据来分析教学,评价学生,让大数据融合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大数据教育。

  参考文献

  [1] 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2):5-11.

  [2] 孙晓宇.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探讨[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2014(5):49,50.

  [3] 李明华,刘全,刘忠,郗连霞.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新发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8):13-17.

  [4] 任玉媛.另一种评价:对一种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行为的反思[J].教育研究,2016(5):68-69.

李飞 泰州市高港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电教装备中心


本网版权声明: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所有文字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www.zgxdjyzb.com),未经本刊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伪原创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本刊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本网发布的照片、视频,属本刊本网原创或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授权,擅自使用者,本刊本网及相关权益人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关于我们 | 期刊导读 | 顾问专家 | 法律声明 | 广告业务

Copyright(C)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一层108室(100191)
高教邮箱:cn11_4994@263.net
基教邮箱:cn11_4994@163.com
电话:010-8209861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