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布伦乔尔森比喻说,大数据的影响,就像4个世纪之前人类发明的显微镜一样。显微镜把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测量水平推进到了“细胞”的级别,而大数据将成为下一个观察人类自身社会行为的“显微镜”。在教育领域中,这意味着教师可以跟踪和收集每一个学生的数据,借由大数据全面且个性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能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
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大家都意识到评价对促进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遇到过信息技术课堂究竟该由谁来评价、什么时候评价以及怎样评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的困惑。笔者查阅了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以及课堂评价的相关资料,通过与老教师请教交流,不断总结听评课中的评价经验,并先后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评价记录、习题测试等多种方式,但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随着全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飞速发展,笔者萌发了尝试借鉴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思想以完善和促进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想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大数据技术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启示
四、结语
评价需要艺术,更需要技术。将大数据思想融合到课堂评价中,巧用软件,丰富数据,以数据为基础,注重分类与关联,实施多元评价,创建早期预警行为分析系统,发现、解决潜在问题,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富有挑战性而非逐渐厌倦的学习计划。相信未来的教育将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应该积极迎接这个新时代,利用大数据来分析教学,评价学生,让大数据融合到日常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改善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大数据教育。
参考文献
[1] 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2):5-11.
[2] 孙晓宇.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探讨[J].中国当代教育科研,2014(5):49,50.
[3] 李明华,刘全,刘忠,郗连霞.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新发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8):13-17.
[4] 任玉媛.另一种评价:对一种信息技术课堂评价行为的反思[J].教育研究,2016(5):68-69.
李飞 泰州市高港区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电教装备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