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质量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对其有效的监督与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而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真实、客观的评价,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与完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与态度的有力途径[1]。学生网络评教现已被各高校广泛采用,相较于传统的纸质评教,网络评教具有评教地点与时间灵活、评价更加真实客观、结果详尽与处理迅速等突出优点。
工程训练课程是理工科高等院校培养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核心课程,它将实训教学、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素养、创新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2]。就我校而言,目前针对理论课教学已形成一套较为完整、成熟的网络评教体系,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鉴于其自身特点,现仍然以纸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其弊端不言自明。
工程训练课程相较于理论课的课程安排复杂许多,经常是多个工种共同组成一门课程,需多位教师形成“组合”,联合教授同一班级。以工程训练中心情况为例,单门“工程训练A”课程涉及多达十余工种,大体可映射至材料、机械、自动化等多门学科,教师队伍专业各不相同,却又相互融合。因此,对于学生评教而言,势必要与理论课程相区分,形成一套独立而精准的评价体系。
教师数量大,造成学生评教任务繁重,仅仅是对一门课程的教师做出评价,却要付出十几门课程的评教时间与精力。现阶段为减少学生评教负担,通常采用随机抽取单一班级为代表作为该位教师的评教结果,这极大限制了评教的学生范围,评价结果科学性与客观性不高,专业分配不合理。诸多问题摆在眼前有待改进,设计并开发一套专门且适合的工程训练教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1 评教系统的总体设计结构
2 学生评教模块的设计策略
3 管理员模块的设计策略
4 教师查询模块的设计策略
5 结语
工程训练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的形成也注定了其课程安排和教师考核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因此,评教体系的方案整理与设计策略既应严格遵循实际并与理论教学相互区别,又要与高等学校的教学方针政策与任务目标高度吻合。在此基础上,系统的整体设计在后续环节中应还将做出小幅改进或完善,以满足课程所需,真正发挥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莉,李欣慰.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开发与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6):627-629.
[2] 寇志伟,李文军.“电工电子实习”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2):116-119.
[3] 符策锐,章大钧.佛山职院网上学生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0(11):120-122.
[4] 李群英.高校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5):56-57.
马德智 寇志伟 李文军 徐明娜 巴特尔 内蒙古工业大学工程训练教学部 |